各学院、校区团委(团总支):
日前,为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,有效匹配助力“青春之岛、创业之城”建设,全面发挥培育、引导和服务青年创新创业的优势,全面推进我市青年创新创业工作,全面助力青岛建设创业城市,团市委将于近期举办首届青岛市“创未来·致青春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:
一、活动目的
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研、以赛促创、以赛促产,全方位发动青年创客、青年创业团队,全维度覆盖重点产业领域,全要素提供青年创新创业支持。
二、活动主题
创未来·致青春
三、活动时间
2021年9月至11月
四、组织单位
主办单位:共青团青岛市委
协办单位:各区(市)团委、有关市直单位团组织
专业支持单位:普维资本、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、海创汇
支持单位:青岛农商银行
五、组织机构
1.组委会。大赛成立组织委员会,负责大赛的整体规划、统筹组织和日常工作,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,办公室设在团市委青年发展部。
2.评审委员会。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,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。评审委员会由创投专业人士、青年创业导师和相关部门、行业专家组成。
3. 区(市)赛区组织机构。区(市)可参照成立相应的赛事组织机构。
六、大赛项目和组织形式
(一)大赛项目
青岛市“创未来·致青春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共分4个赛道:科技创新赛道、互联网赛道、社会企业赛道、乡村振兴赛道。
1.科技创新赛道。重点关注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明确鼓励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青岛市13条产业链、5大产业集群和3大新兴产业方向,包括人工智能、信息技术、集成电路、生命健康、脑科学、生物技术、空天科技、深地深海、智能制造、高端装备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具有前瞻性、创新性、成长性的项目。
2.互联网赛道。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、互联网设备、共享经济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智慧城市、工业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产业,以及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发展传统产业的项目。
3.社会企业赛道。重点关注在教科文卫体、生态环境、扶贫济困、社区发展、慈善金融、城市运营等领域,能够运用商业化手段规模化、系统化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。
4.乡村振兴赛道。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、农产品加工及销售、农业社会化服务、乡村旅游等领域相关产业,尤其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、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模式成熟的项目。
(二)组织形式
1.项目推荐(初赛):各区(市)团委应于9月30日之前完成项目推荐暨区(市)初赛,推选科技创新赛道、互联网赛道、社会企业赛道、乡村振兴赛道的创新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优秀项目各5个进入半决赛。各市直单位可酌情举办类似形式初赛或项目筛选活动,市直单位团组织每个赛道可以择优推荐1-2个项目。各区(市)市和市直单位的初赛形式与规模不限,但现场主视觉、主背景需在大赛前报至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审定,并注意留存现场活动影像资料。各区(市)和市直单位须于9月30日将初赛后的推荐项目的项目申报书(附件1)和项目汇总表(附件2)报送至团市委青年发展部邮箱,以上材料纸质版请盖章后邮寄至团市委青年发展部。
2.半决赛:半决赛主要采用在线评审的方式举办,由大赛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报名时提交的资料了解项目信息,并予以综合评分,根据成绩晋级决赛。
3.决赛:决赛采用现场路演的方式举办,以“7+3”模式进行,其中参赛项目进行项目展示(7分钟),评委提问互动(3分钟)。每个参赛项目可选派不超过2名参赛代表参加现场路演,其中项目主要负责人为主答辩人。按照综合得分,确定奖项。
4.省市赛同步推进:青岛市“创未来·致青春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“青创齐鲁·赢在未来”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初赛同步推进,各区(市)向团市委推报科技创新、互联网、社会企业、乡村振兴四个赛道的创新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优秀项目各5个;由大赛组委会依据评审委员会意见进行筛选,择优报送项目代表青岛参加“青创齐鲁·赢在未来”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。
七、参赛条件
(一)参赛人员
参赛项目可由个人申报,也可由团队申报,申报人应为中国公民。由个人申报参赛项目的,申报人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(含),特别优秀的可以放宽至40周岁;团队申报参赛项目,团队总人数不多于5人,且团队平均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0周岁(含),特别优秀的团队平均年龄可以放宽至35周岁。年龄划分以2021年9月30日为界。
(二)参赛项目
1.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。
2.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
3.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,经营规范,社会信誉良好。
4.尚未接受过投资或仅接受过早期投资(种子轮、天使轮或A轮投资)。
5.掌握具有较大投资价值的独特产品、技术或商业模式。
(三)项目分组
1.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及企业创办年限(以企业登记注册时间为准)不同,分别设创新组、初创组、成长组。创新组指未进行企业登记注册,尚处于商业计划书阶段的创业项目;初创组指企业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(含)的创业项目;成长组指企业登记注册时间在2至5年(含)之间的创业项目。企业创办年限划分以2021年9月30日为界。
2.大赛设定申报唯一性原则,在同一届次的比赛中,参赛项目在任一赛道中,只能根据相关分组条件选择1个组别参赛,不得在多个组别中重复参赛。
3.大赛设定鼓励成长性原则,参赛项目可根据自身成长情况,参加不同年度、不同届次的比赛。
八、奖励和激励
(一)大赛奖项。首届青岛市“创未来·致青春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设金奖、银奖、铜奖及优秀奖。大赛设优秀组织奖,对组织发动得力、工作成效明显、全程未发生违规事件的区(市)级赛区授予优秀组织奖。
(二)荣誉激励。获奖者将自动入围2021年度青创先锋榜,并获得团市委在对接创业要素、选树典型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优先考虑。
(三)展示交流。可优先获推在有关平台进行项目展示,优先获推参加有关大赛成果展示推介活动。
(四)金融支持。获奖选手将优先获得青岛农商银行对接青创先锋贷系列贷款服务,根据相关条件分别对接适用青创先锋人才贷、青创先锋贴息贷、青创先锋e贷、青创先锋基础贷、青创先锋农担贷等。
(五)创业辅导。对于优质项目,青岛团市委将积极协调对接有关创业投资机构,组织青年创业导师团给予指导帮扶,并组织获奖选手参加创业训练营等活动,集中提升创业能力。
(六)政策支持。对符合青岛市相关青年创业扶持政策的项目,优先向相关部门推荐给予政策支持。
(七)孵化资源。优质项目优先推荐入驻团市委认定的青岛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,并享受企业生态赋能加速服务。
九、项目申报
1.已进行企业登记注册的参赛项目。须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文件,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,需有相关资质证明。第一申报人须为企业法定代表人,且应持有该企业股份。
2.未进行企业登记注册的参赛项目。可出具专利、获奖、技术等级等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或证明。第一申报人须为产品开发、项目设计主要负责人,与相关证书或证明一致。
3.所有参赛项目在2021年9月29日前提交项目申报书(附件1)和项目汇总表(附件2)基础上,应不晚于2021年10月14日前提交项目商业计划书(PPT版)发送至邮箱tuanwei@qust.edu.cn,应包括产品(服务)、商业模式、项目团队、市场分析、竞争优势、运营状况(或财务预测)、社会效益、未来预期发展目标等内容。
十、其他
项目办公室:崂山校区团委事务中心(综合服务楼2003室)
联 系 人:杨奉儒
联 系 电 话:0532-88957767/17864215097
共青团万象城allwincity官网委员会
2021年9月27日